部门动态 > 正文

党史党建教研室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 引导教师多读经典

2018-04-27 11:16:04

本网讯 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的重要论述,搭建书籍分享平台,党史党建教研室组织学科教师开展“马列经典阅读分享微教研”,各位教师推荐了经典好书,分享了读书心得,交流了读书方法。

张兴林主任推荐书籍《活着的马克思》。推荐理由:本书是四位老同志共同著述的一本介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书中,我们既能感受到马克思的人格力量,也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还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马克思主义人生,特别适合想了解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年轻人阅读。

许亚萍老师推荐书籍《习近平新时代》。推荐理由:该书是由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出版,由美国纽约大学政治系主任熊玠主编,由中美两国学者直接用英文编写,按照西方叙事角度打造“主旋律”读本,阅读本书,可从外国人的视角领略中国领袖的风采。

刘杰老师推荐书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推荐理由:这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11条提纲,强调了以往旧唯物主义者所忽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关键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李仕杨老师推荐书籍《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推荐理由:第一本书介绍了青年马克思的成长过程,展示了马克思早期著作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渊源,阐明了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包括了所有后来马克思提出的论题,同时对于那种把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分割开来的态度也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批判。第二本书被誉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叙述”。它述及马克思以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到俄国马克思主义,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到中国与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再到当代欧美马克思主义。阅读这两本书,有助于全面了解马克思的成长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不同发展模式,从而启发思考、拓宽认识。,

郭元飞老师推荐书籍《高思在云 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推荐理由:这本著作反思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与民主”,剖析了美国单极体系的式微,分析了中国发展模式,得出中国能够而且应该带动21世纪全球秩序重组的结论。

刘佳老师推荐书籍《德意志意识形态》。推荐理由: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详细论述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变迁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论证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形态的发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遮蔽性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会随着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消亡而消亡。

朱庆佳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读书方法。她认为:读书可以分为精读和粗读两种。这两种方式不仅是在读很多书的时候可以用,在读一本书时也可以用。比如说读一本书的时候,并不是所有部分,每一个字都要细细的读,而是对自己启发大,或者是感兴趣的部分,仔细阅读。其他部分进行粗读。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尤其是在备课,查阅资料的时候,可以短时间内看完很多书。当然,这种方式绝不是用于读原著。原著是需要细细品味、深入领悟的。

孙玉梅老师表示,书可以激发人的各种情感,同时又让人觉得难以割舍。一本好的书,为我们再现新的视野,有如寻到一个新的世界,为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开启了一扇宽阔的大门。马淑艳老师表示,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重在知识的积累、方法的学习、精神的提升。

     此次微研讨在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预期效果。大家认为,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校教师“第一功课”,应坚持开卷有益,多读精读,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为履行好职责“做足功课”。(党史党建教研室  刘佳)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