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关于“加快智慧校园建设”的规定要求,“智慧校园”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跨入全省州(市)委党校先进行列。
软件建设方面,2021年玉溪市委党校建成了“智慧校园”软件系统。系统搭建在玉溪政务云(即华为玉溪数据中心)上,供全市党校共享访问使用,用户通过电脑浏览器或手机微信小程序访问系统,涵盖全市党校教职工、外聘教师、参训学员、参训单位管理员、主办单位管理员、市县相关领导等不同层级用户。系统具备学员网上报名、考勤管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班级通知、课件管理、师资库管理、档案管理、教师积分管理、场地资源管理、市县党校一体化联动办学、各类查询统计、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实现了办学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有力提升了办学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目前,系统已经在全市党校广泛投入使用,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硬件系统(包括系统集成)建设方面,2012年建成校园门户网站(www.yxswdx.cn)、中央党校远程教育系统(客户端)和西部远程学习系统(客户端),开辟了远程教学活动;2013年建成校园通信管道网、计算机局域网、固定电话网、数字电视网、视频监控系统、背景音乐广播系统、门禁系统、教室/会议室多媒体系统、全省联网的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客户端)等,打造出全新的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2017年建成全市联网的电子政务系统和办公协同系统(OA),实现全市协同办公和文件资源共享;2018年改造知行厅多媒体系统,提升了知行厅声像效果;2020年扩容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全覆盖;2021年建成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图书资源共享共用;2022年向“数字玉溪”建设领导小组争取到教室多媒体设备改造项目和“智慧校园”二期建设项目,同时,建成刷脸就餐系统;2023年自主研发出省委党校2023级法律专业(玉溪班)在职研究生班管理系统,开启了研究生班信息化管理。
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做法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把信息化建设当成“一把手工程”来抓。2021年,我校成立“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常务副校长担任组长,负责研究部署、统筹协调“智慧校园”建设;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改革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纳入校委议事日程和校领导班子承诺践诺书;常务副校长多次向市委领导请示汇报,带队到“数字玉溪”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项目建设资金,邀请市委网信办领导到我校实地察看,现场研究解决“智慧校园”建设难点;常务副校长多次与系统开发单位负责人共同分析研究“智慧校园”建设,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引进和整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成立信息技术和资料中心,专门负责“智慧校园”建设。二是广开思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2022年向“数字玉溪”建设领导小组请示汇报,将我校信息化纳入“数字玉溪”项目统筹建设,争取到多媒体设施设备改造项目资金和智慧校园建设项目资金;2018年向市委办公室协调一定资金,改造了知行厅多媒体设备;2013年校园改扩建工程中将信息化基础设施纳入土建总项目规划建设,争取到大量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三是根据轻重缓急原则,花小钱、办大事,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智慧校园”建设迫在眉睫,而“智慧校园”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采他山之石以攻玉,集百家之长以厚己”,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我校汲取省内先进党校、干部培训基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校业务需求和资金运作实际情况,反复讨论研究和优化建设方案,把建设方案做到最优最佳;寻求市委网信办、华为玉溪大数据中心等单位支持,将系统搭建在玉溪政务云上,节约服务器采购和通信线路等大额费用;在汇聚各家单位系统功能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把成本降到最低,最终用少量资金建成了功能齐全、性能高效、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泛的“智慧校园”软件系统,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今后,我校将继续围绕满足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后勤服务等业务需求,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组建专业技术队伍,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科学规划项目建设,精心组织项目施工,加大系统推广应用,认真做好系统维护管理,最终打造出功能齐全、性能高效、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受人欢迎的“智慧校园”系统。
供稿:玉溪市委党校 陈从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