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 正文

从严治党必须依规治党

2014-12-16 09:00:42

  □  张鲲

  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

  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历代领导人一直强调要从严治党。革命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惩治腐败讲过多少次,为什么成效不大,原因可能在党内。我们的一些同志埋头于搞具体事务,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工作不重视,对腐败现象警惕不足,纠正的措施也不得力。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搞好。在世纪之交之时,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历史上产生并遗留下来的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依然有某些存在的条件。这些都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使党的建设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这就向我们提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从严治党。如果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发展下去不是没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此,全党同志务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郑重地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因此,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二、 从严治党必须依规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就必须对自身建设提出更严标准、更高要求,就必须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追究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等行为和现象,做到用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执政党的自觉担当,更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换言之,没有从严治党的清醒与坚定,“权大于法”就容易成为惯性思维。

  对于依规管党治党而言,首要任务无疑是维护党章。“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关键是要严格执纪,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做到党章规定的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就必须坚决查处和纠正。依规治党是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这些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要加强党的领导,则必治党从严;要治党从严,则必依规治党。邓小平曾说,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党不治,则国不治;党无纲常,则国无纲常。依规治党搞好了,依法治国才有可能。

  因此,我们党依法执政,既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又要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编辑:何亚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