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洪
加快推进玉溪科教创新城核心区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是红塔区在“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下,破解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谋求、培育全区跨越新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以科教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红塔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开创红塔区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引领红塔区跨越式发展,笔者有如下几方面思考: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组织开展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活动和“关键少数”干部的专题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使创新的理念扎根于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思想和行动中。依靠创新发展理念,聚焦突出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培育红塔区转型发展新动力。
主动作为,推进科教创新城建设。紧紧围绕“一核五片七区”的总体布局,着重做好玉枕山科教创新城核心区、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片区及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片区(高龙潭片区)的征地拆迁和相关服务工作,助推项目早日竣工投入使用。着力破解片区内拆迁户安置方式的难题,重点抓好高铁海绵新城片区科教创新园征地拆迁和招商引资、引智工作。按照规划及“六城同创”的要求,着力抓好学校、二个医院、体育馆及地下综合管廊、市政道路等“五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高效有序推进滇中科教创新城建设。
着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持续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的奖励,营造创新环境。着力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支持骨干企业围绕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切实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着力巩固提升钢铁等传统产业并促进转型升级发展、培育新兴产业。通过实现6个80%来将研发、生产和市场进行有效对接(8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地企业、8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80%的科研投入来源企业、80%的专利生产在企业、80%的研发机构在企业、8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一城、两区、两基地、三集群”的发展目标,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打造科教创新产业链。结合红塔区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入驻科教创新园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着力促进科研、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全面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引领、高原特色农业科技示范、科技惠民、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科技合作交流、科技创新人才培引等“七大工程”,全力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业科技园区。紧紧围绕“四带多园”新布局,做好“园区转型升级”“城市经济”“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四大文章,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抓产业抓项目推进的同时,也要抓好软环境的建设,要加快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引,围绕我区产业发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红塔区创新驱动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要在全社会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一切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