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 正文

坚定不移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推动红塔区高质量发展

2018-07-20 09:00:09

□  瓦庆超

根据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要求,红塔区建设的创新型城市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高效的创新服务和政府治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国家发挥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城市。对红塔区而言,通过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既是发展所需,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所系。

以产业创新为突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造、新兴产业高端化构建为核心,把“项目大突破”作为“重中之重”,把真正能够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项目引进来,为其倾斜人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做好“创新+转型”的文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红塔区跨越式发展增添新动能。二是围绕红塔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领域,积极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解决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发展的技术瓶颈,构建核心技术形成、培育、发展、应用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完善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催生新业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构筑发展新优势。三是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卷烟及配套、矿冶及装备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盘活存量,增强动力。引导玉钢集团、新兴钢铁等企业提档升级,支持太标集团、蓝晶科技等企业成长壮大。四是打好“三张牌”。第一是“绿色食品”。继续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行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延伸农业产业链,深入推进红塔区绿色食品的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智慧化,努力把红塔区建成全国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创新示范区和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综合交易平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第二是“绿色能源”。加快能源清洁化进程,优化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做优做强绿色能源产业,加快推进低碳红塔区建设,把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红塔区的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第三是“健康生活目的地”。要融入玉溪市“一核两翼”规划布局,发挥中心城区人才集中、区位良好优势,利用东部优质水资源、西部山多、气候多样和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等基本目标,以产品开发为主线、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从现代中药、疫苗、干细胞应用到医学科研、诊疗,再到康养、休闲全产业链的大健康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将红塔区打造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以科教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新动能

一是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努力把红塔区建设成为全省科技创新活跃、人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创新体系和环境功能一流的创新创业重要基地。二是依托“科教创新城”建设,不断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做优基础教育,做强职业教育,充分发挥红塔区的“基础支撑”作用,引入国内外合作办学机制、模式,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服务保障,不断提升红塔区综合竞争力,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建设基础教育辐射中心起到支撑作用。

以城市运营管理创新为带动,激发供需新活力

一是稳步推进海绵城市、老五街改造、金水河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美丽乡村等建设,通过城乡建设布局不断优化、资源要素不断集聚,拉动人口消费需求,形成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二是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想方设法增投资、稳增长,借助产业多元融合、转型高端化、科技型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率,让居民收入得以稳步增加,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三是围绕补齐城乡短板,加快公共设施配套、脱贫攻坚、易地搬迁、统规联建等建设进度,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充分释放城乡消费潜力。四是紧紧围绕现代城市经济、农业经济打造优良经济业态,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在城乡建设中尊重自然规律,突出生态理念,发挥绿色发展的现实优势。

以深化改革为主线,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要“软”“硬”兼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环境,真正让想创业者低门槛进入、初创业者低成本运营、创大业者低风险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硬”就是要积极打造支撑创新、培育创新的平台载体,把双创中心、孵化器、创业园等众创空间打造成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源泉、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让创业者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集中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等重要事务上去,切实增强初创企业成活率和成长速度。“软”就是要积极构建有利于“双创”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打破束缚各类创新主体释放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市场主体信用奖惩、财税扶持等多个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同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运用负面清单思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马上就办”的作风,将行政审批成本和时间效率成本降到最低,让“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充分激发释放市场主体、企业家和居民个人的创造能力,营造让各类创新主体都有创新意愿、都有创新担当、都有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红塔区委副书记、区长)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