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 学习交流 > 正文

把干部培养成推动跨越式发展的行家里手

2018-12-24 10:02:33

□  贾平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广大干部成为新时代各领域的行家里手,以更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来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玉溪要落实好省委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全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信仰坚定,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饱满,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如果只是泛泛知道其中一些概念和要求,而不注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讲话做事就会缺乏专业水准。”经济新常态下,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问题的复杂性难以想象,我们不了解、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还很多,一般化、大呼隆、粗放型的领导方式,那种靠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规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那种自认为是科班出身、履职经历也多,但对知识的再学习更新不及时,说什么都懂,但一涉及某一领域又缺乏精准、专业的素养和方法,这些表现,导致在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面前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推动玉溪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的干部队伍。

发扬刻苦学习精神,加快知识更新,争做掌握一技之长,有专业素养的干部。干部的专业能力包括调查研究、预测研判、依法办事、危机处理、服务效率、资本投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基础,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都需要每一位干部有现代知识和科学方法作支撑。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提高专业能力,关键要靠干部自己主动、努力。“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做手生。”每一位干部要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注重培养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坚持结合自己的岗位全面、系统地钻研,既向书本学习,也向实践学习,既向群众学习,也向专家学者学习,在干中学、学中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学以致用。要围绕新目标、新要求、新需要,主动到产业项目建设一线去,主动到矛盾和问题多的地方去,在实践中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艰苦奋斗再创业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推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成效明显,争创一流。

落实好干部教育和干部选用机制,引导干部自觉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学习教育是提高干部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增加兴奋点,消除困惑点,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干部管理部门要把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为根本任务,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涵养干部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紧紧围绕好干部标准,有计划、大规模、高质量地对干部进行培训。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5577”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各种专题培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干部教育机构也应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补齐短板,注重专业化深度培训,运用研讨室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努力做好选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和上级部门挂职,选派机关干部到重点工程、艰苦地区或基层一线历练,注重在经济建设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干部选配“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干部选用时,在确保政治过硬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不简单看是否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分管过什么,更要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管得好不好,对工作能不能准确说清楚,政策把握是否精准,所做的事老百姓是否满意,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宜,把事业急需既具有领导才干又具有专业能力的干部在更大范围内选拔出来。  (作者系华宁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