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党校动态 >> 校院新闻 > 正文

坚持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管理

2013-10-28 16:06:49

  (魏芸)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党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自然更离不开这一根本路线和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路线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在社会管理方面,出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面对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不减反增,社会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社会管理,作为党的社会建设工作,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自然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其检验标准。2011年,胡锦涛就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此,社会管理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格局。

    紧紧依靠群众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表明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管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紧紧依靠群众,让群众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正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任何时候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管理创新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必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其次,“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谁知道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只有人民群众才知道。因此,应当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也是群众路线在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优良传统上的深化,把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与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

    再次,“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载体,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是通过自治组织凝聚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建立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

    最后,要以服务为先,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这就要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协商等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编辑:李海燕

打印】【关闭